一、总则
(一)目的
为确保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上海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
(三)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始终把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意识培养,同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准备工作。
3. 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学院和企业的职责分工,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
4. 快速反应,依法处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二、应急组织体系
(一)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1. 组长:
邵小平,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姜红,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
2. 副组长:
孟丹,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
符全胜,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
3. 成员:
黄和平、郭安禧、梁丽芳、赵丽丽、吴倩芸、段耀婷
(二)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 负责实习期间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2. 调配应急救援资源,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和应急处理进展。
4. 做好与实习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及时通报学生情况。
(三)应急救援队伍
1. 应急救援队:由学院和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组成,负责现场救援和保障工作。
2. 信息联络组:由学院和企业的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信息收集、传递和与各方的联络工作以及舆情管理工作。
3. 后勤保障组:由学院和企业的后勤人员组成,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以及应急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
(一)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1. 学院:
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实习安全规范、应急处理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
督促学生学习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学生熟悉实习环境和要求。
为学生购买实习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2. 企业:
在学生实习前,培训学生学习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实习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实习环境符合安全标准,消除安全隐患。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等。
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实习指导和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二)预警信息传递
1. 学院:
建立实习学生信息库,包括学生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家长联系电话等信息,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联系到学生和家长。
与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实习学生的动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企业:
建立实习学生考勤制度,每天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发现学生未按时到岗或离岗应及时通知学院。
设立应急联络电话,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与学院、学生和家长取得联系。
四、应急响应
(一)突发事件分类
1. 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暴雨、洪水等。
2. 事故灾难:如火灾、交通事故、实习场所安全事故等。
3. 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
4. 社会安全事件:如实习场所暴力事件、群体性事件等。
(二)应急响应程序
1. 信息报告:
实习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负责人报告。
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严重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
2. 先期处置:
在应急领导小组未到达现场前,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应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疏散人员、控制事态发展等。
3. 应急响应启动: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各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准备。
4. 应急处置:
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如抢救受伤人员、扑灭火灾、控制疫情等。
信息联络组负责与各方保持联系,及时传递信息,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物资和后勤保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后期处理:
在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对事件进行调查和总结,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学院和企业应做好实习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帮助学生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对在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三)应急响应措施
1. 自然灾害:
地震:组织学生迅速躲避到安全地带,如桌子下面、墙角等,待地震停止后有序疏散到室外空旷地带。
台风、暴雨、洪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学生做好防风、防雨、防洪准备,必要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2. 事故灾难:
火灾: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组织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交通事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和交通事故报警电话,组织人员对受伤学生进行急救,保护事故现场。
实习场所安全事故:立即停止实习活动,组织学生撤离危险区域,对受伤学生进行急救,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3. 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立即隔离患病学生,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组织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和防疫消毒。
食物中毒: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组织对中毒学生进行急救,保护中毒现场,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 社会安全事件:
实习场所暴力事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组织人员保护现场,疏散其他学生,对受伤学生进行急救。
群体性事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控制和疏导,防止事态扩大。
五、应急保障
(一)应急物资储备
企业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应急照明设备、消防器材、防护用品等,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二)应急通讯保障
1. 学院建立应急通讯网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与各方取得联系。
2. 企业设立应急联络电话,确保通讯畅通。
(三)应急经费保障
设立应急专项经费,用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六、培训演练
1. 学院组织实习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企业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确保学生熟悉实习场所的安全要求和应急救援措施,并开展应急演练,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确保演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