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作为上海文旅融合的标杆案例,通过“活态传承”模式,成功将非遗融入节庆活动和研学课程。3月13日,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团队前往松江非遗传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合影
在松江非遗传习基地,研究生们跟随国家级非遗云间古陶瓷修复技艺传承人黄玮老师,学习了解了古陶瓷修复的知识。黄玮老师现场讲解了清洗、粘接、补配、打磨、上色等修复步骤,并强调“修旧如旧”的匠心理念。古陶瓷修复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学生们通过亲手触摸明清时期的破损瓷器,直观感受到传统技艺的严谨性与艺术性,在实践中领悟到了非遗的深层价值。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基地内的皮影戏、江南丝竹等非遗展陈。参与同学感慨:“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基因。意识到,旅游管理者需兼具文化敏感性与市场洞察力,才能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

研究生们听黄玮老师讲解古陶瓷修复技艺

研究生们与黄玮老师合影
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姜红教授表示,“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化”是近期全国两会热议议题之一,文旅融合以及非遗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也是学院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松江非遗传习基地的成功经验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助力他们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并为未来在文旅产品开发中融入非遗元素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对古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系列调研将持续深入,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注入“上商智慧”。
撰稿:杨 林、吴倩芸
摄影:杨 林、冯宏伟、钟培林
审核:姜 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