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学院心理支持网络建设,提升朋辈互助效能,5月20日,酒店管理学院心理工作站举办了“心连心·共成长”班级心理委员沙龙。本次沙龙以“压力管理”为主题,由朋辈互助负责人蔡文聪主讲,通过知识赋能、互动体验与经验分享三大板块,让心理委员们掌握将压力转化为成长动力的方法,推动朋辈间的交流以及心理委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活动以“一桶水你能举多久?”的沉浸式体验开场,通过“压力桶模型”直观解析压力累积机制,结合12题心理自测量表引导心理委员科学评估压力状态。引入“鸭梨变冻梨”转化理念,以“目标拆解法”“心态扩容术”等实操工具,帮助心理委员掌握将压力转化为成长动力的具体策略。

心理委员沙龙分享环节

王瑶与心理委员交流
在活动的最后,学院心理辅导员王瑶系统解读了朋辈队伍的“观察员-协调员-赋能者”三级职能定位,希望心理委员们能不断提高心理服务专业能力。目前,学院已形成“心理委员-宿舍长-寝室心理联络员”的梯度队伍,实现心理预警网络的全覆盖。
心理委员作为朋辈队伍的重要力量,在班级内充分发挥作用。5月以来,酒店管理学院20余个班级以“运动心连心,健康共成长”为主题,结合专业特色与班级实际,在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心理主题班会,参与学生近600人次。班会立足“以体强心”理念,将运动元素与心理调适技巧深度结合,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身心共健”的热潮。

酒店管理中本241班心理班会

酒店管理221和222班心理班会

酒店管理中本221班心理班会

旅游管理231班心理班会

食品质量与安全231班心理班会

食品质量与安全241班心理班会

酒店管理241班心理班会
有的班级召开“太极风华”班会,同学们跟随心理委员习练太极拳,在一招一式中感受身心平衡;有的班级创新开展“运动情景剧展演”,以校园生活为蓝本,自编自导心理短剧,在角色扮演中疏解情绪压力;有的班级开展“运动中的心理课堂”,以奥运冠军的心路历程,解析“冠军心态”的核心要素;有的班级设置“心理树洞墙”“压力释放运动组”等互动模块;有的班级通过“运动打卡互助群”组建21天习惯养成小组,将跑步、跳绳等运动转化为情绪管理工具。
未来,学院将着力培养“有知识、有方法、有情怀”的心理骨干队伍,为构建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体系提供坚实保障。
撰稿:王 瑶、蔡文聪
摄影:蔡文聪、覃杰等
审核:邵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