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海商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弘扬“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精神,秉承“以商立校、应用为本”办学理念,锚定“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适应现代商贸环境的商科应用型人才,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不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为展示立德树人成效,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学校推出审核评估系列专题,选取特色案例,展示主要工作做法、取得的主要成果等特色和成效,以飨师生。
承东方崇礼之道,铸匠心服务之魂
——全国泛酒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践育人模式
【案例介绍】
针对核心价值与匠心传承不同频、文化传承与实践育人不融合、单一形式与多样需求不匹配等高校实践育人环节的核心问题,上海商学院依托全国泛酒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联合锦江国际集团等行业企业和全国相关院校,构建了“承东方崇礼之道,铸匠心服务之魂”的实践育人新模式。推进跨区域跨校企资源共享,构建了“1+8+N”匠心传承协同平台;按照以产定教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服务行业匠心品质融入实践育人环节;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了数智赋能与文化浸润的多样化实践育人路径。
【解决问题】
1. 解决“技能与人文割裂”问题
传统泛酒店业人才培养过度强调技术操作,忽视服务伦理与文化内涵,导致学生“有技无魂”。该模式通过将东方崇礼之道与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的工匠精神结合,构建“技以载道”的实践育人平台。
2. 破解“产教协同不足”困境
传统泛酒店业校企合作常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在酒店真实场景工匠精神的深度实践。该模式通过依托共同体资源,构建礼仪课程、文化课程、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真实服务中锤炼匠心,完成产教协同实践育人闭环。
3. 回应“文化自信缺失”挑战
在泛酒店业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盲目推崇西方服务标准、忽视本土文化价值认同的问题。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融入不足,课程思政开展缺乏有效应用平台。该模式通过开展跨行业、跨文化等系列实践育人活动,增强学生对东方崇礼之道的认同,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文化根脉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工作举措】
(一)党建联建,成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3年10月,学校联合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全国泛酒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已从58家发展到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78家企业、院校、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共同体每年发布泛酒店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供需适配。成员单位开展党建联建,通过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二级单位支部共建、将红色文化融入酒店实践教学体系,共同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实践育人新路径。组织开展“与大师工匠对话”活动,通过泛酒店业劳模工匠大讲堂,激发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同,树立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

全国泛酒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大会

酒店管理学院“习典之声”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参与上海工匠馆“匠心筑梦”国庆直播宣讲
(二)涵养匠心,开发新兴岗位实践系列课程
2024年,学校和成员单位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设“葡萄酒的商业洞察”微专业。融立德树人与新兴岗位能力培养,以“理论筑基-实践砺能-文化铸魂”建六大核心课程体系。行业导师以工匠精神授业,传递中国葡萄酒品质追求与文化价值,彰显“中国标准”自信。贺兰山东麓风土故事与创新实践走向世界,学生习得侍酒服务、文旅策划新技能,形成从匠心涵养到产业赋能的闭环。

学校和成员单位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课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鉴赏课
(三)传承文化,打造非遗传承实践系列竞赛
依托与泛酒店业相关传统手工艺、传统美食、民俗表演、生活美学和传统节庆等非遗项目,共同体连续两年举办“锦江杯”非遗挑战赛和非遗真人数字图书评选活动。以文化赋能强化就业竞争力,激励学生实现“文化服务+职业发展”,青年参与度提升30%。将文化活动转为青年社交表达与成长的入口,实现师生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共创”的转变。

我院学生李佳晟团队《孤独的扎染鹅》在首届“锦江杯”全国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挑战赛中荣获银奖;尹依纯团队获线上半决赛优秀作品奖。梁媛、万方舟、吴瑶获非物质文化遗产挑战赛--优秀指导教师

学院非遗工坊学生调研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非遗展区
(四)聚焦服务,开展多域联动实践育人项目
教师指导学生在红色教育、商业实战、安全治理治理等领域自主策划,培育青年领袖参加国际国内赛事。学校连续三届培养酒店接待项目选手进入国家队,出征第47届里昂世界技能大赛并获优胜奖,实现了中国代表队在该项目奖牌零的突破。在瑞士举办的全球泛服务业青年论坛(Young Hospitality Summit, YHS)中,学校学生以中国案例获得冠亚军。牵头举办主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泛酒店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首届共同体青年领袖峰会,吸引来自6个省市11个院校的跨省跨校团队,以“景区生态共建”为主题开展商业实战。通过多域联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学生代表李佳晟、计云樵、蒋若彦、詹珈受邀参与在瑞士举办的全球泛服务业青年论坛(Young Hospitality Summit, YHS)

我院主办首届共同体青年领袖峰会
(五)对标国际,开展跨文化交流实践育人活动
共同体承办“2024‘一带一路’旅游接待业新形势下创新管理国际论坛”和“‘一带一路’国家主题日—品味乌拉圭”等活动。活动将乌拉圭葡萄酒、马黛茶文化与酒店《酒水、咖啡、茶艺》等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乌拉圭文化和风俗的机会。学生参与奥运会资格预选赛(上海)和进博会等国际志愿活动。不仅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还提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2024年10月15日,乌拉圭驻上海总领事馆与上海商学院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共同举办了“品味乌拉圭:一带一路上的酒店文化探索”活动

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学院137名学生为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提供了“热情、周到、专业”的志愿服务

酒店管理学院29名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联络官”志愿者弘扬志愿精神,展现青年担当
【主要成果】
(一)产教共建“1+8+N”实践育人协同平台
共同体形成“产教共融—实践赋能—人才反哺”闭环,建立“1套治理体系+8大品牌活动+N个特色项目”实践育人资源共享平台。成果被20多家主流媒体宣传,共同体打造“职言职语”抖音直播间全年线上访问量达20多万人次。

世赛基地负责人与获奖选手参加“职言职语”直播

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商学子以二金一银一铜战绩诠释技能风采
(二)校企共创“文化传承+匠心培育”上海范式
构建校企“双导师”团队,企业领军人物任产业导师,“大国工匠”现身说法;将非遗文化保护与酒店服务创新结合,形成200多校企合作思政微课;开发《酒店业红色服务案例集》将共产党精神谱系转化为服务场景教学案例。


举办“博采‘国’字底蕴,凝炼‘玉’字精髓——国事接待专题培训”
(三)师生共育“数智赋能+文化浸润”多样路径
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线上实践课程库“酒店数字化管理”微专业等在院校共享;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制作20多个非遗真人数字图书微课,优秀作品“随企出海”讲好“中国故事”;学校2项作品获2024年“知行杯”市级三等奖,受中国新闻网、劳动报等媒体报道。
来源:酒店管理学院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